1. 污水类型决定设备选择
不同污水成分差异极大,需针对性选择设备:
生活污水:以有机物(COD、BOD)、悬浮物(SS)、氮磷为主,常用活性污泥法、生物膜法、一体化设备(A²/O工艺)。
工业废水:需根据行业特性选择设备:
高浓度有机废水(如食品、印染):需厌氧反应器(UASB、IC)预处理。
含重金属废水(如电镀、采矿):需化学沉淀、膜分离设备。
高盐废水(如化工、海产品加工):需蒸发结晶、电渗析设备。
医疗废水:需消毒设备(臭氧、紫外线)灭活病原体。
农村分散污水:适合人工湿地、小型一体化设备(MBR膜工艺)。
2. 处理规模影响设备选型
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厂:通常采用格栅、沉砂池、生化池、二沉池、深度处理单元(如反渗透)的组合工艺。
小型分散场景:倾向模块化设备(集装箱式、地埋式),集成预处理、生化、消毒功能。
3. 排放标准决定工艺复杂度
一级B标准:常规生化处理即可。
一级A或回用标准:需增加膜过滤(超滤、纳滤)、高级氧化、活性炭吸附等设备。
4. 通用性较强的设备类型
以下设备可通过调整参数或组合工艺适应多种场景:
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:集成物理、生化、消毒单元,适合小规模(<500吨/日)生活或工业废水。
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(SBR):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多种工艺阶段,灵活性强。
膜生物反应器(MBR):高效固液分离,适用于空间受限或出水要求高的场景。
气浮设备:可去除悬浮物、油脂,适用于含油废水或预处理。
5. 定制化是关键
对于复杂废水(如化工、制药废水),需多工艺耦合:
物化预处理(混凝、芬顿氧化)+ 生化处理(厌氧+好氧)+ 深度处理(膜分离、吸附)。
可能需结合在线监测设备实时调整参数。
总结
污水处理设备需“因水制宜”,通用设备仅适用于简单场景,复杂废水需定制化解决方案。选择时应优先考虑污水水质、处理规模及排放要求,必要时咨询专业环保公司设计工艺路线。